機械設備80%的隱患來自于潤滑,磨損故障是大型設備失效的主要原因。潤滑油是機械設備的“血液”,它在機械設備中起著密封、潤滑、減磨、冷卻、清洗、減振和防腐等重要作用,但它本身也“藏污納垢”。這些污染物包括有:零部件的磨損顆粒、腐蝕產物,還有潤滑油和添加劑在一定程度上無一不與機械設備及潤滑油的使用狀態相關聯,同時作為一種載體,在用潤滑油中蘊藏著豐富的來自機器的運動副表面的摩擦學狀態的信息。對其性能及所攜帶的磨損產物的分析,可有效地評價機械的磨損狀態。監測油液指標就如同給齒輪箱“抽血”化驗,用最科學、最直觀的數據幫助工作人員及早地發現某些故障信號,從而及時維護,避免故障發生,延長使用壽命。
如圖所示,設備發生故障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t1問題發生的階段;t2發現問題的階段;t3出現故障階段。目前的我國大部分的大型設備維護主要集中在t3出現故障階段,這時不但故障已經發生,而且維修費用也是最高的。如果能夠通過對油液的狀態進行監測,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找出t1問題發生的位置點和t2發現問題的位置點,這樣不僅可以降低維修費用,而且還可以把故障扼殺在搖籃里,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
隨著設備向大型、高速、重載、自動化、成套化、多功能化、環境節能性方向發展,設備的維修成本和停機損失也隨之急劇增加,因此對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和經濟性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工業界將以實施狀態監測為舉措的視情維修提到了更為迫切的地位上。狀態監測與視情維修可有效地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傳統的設備維修方式是失效后修理和定期維修制,而先進的設備維修方式是對設備基于狀態監測的預知性保養維修。設備的良好潤滑狀態可大大降低磨損失效,有效地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減少停機損失。潤滑油好比是設備的血液,定期抽檢有代表性的在用油進行化驗如同醫生通過驗血進行病情診斷,準確找出生病部位,查明病因,對癥下藥,使病人及早恢復健康。油液監測通過油品分析檢驗手段,最終目的是保證設備長期穩定處于最佳運行狀態,預防和避免產生事故,特別是機損人亡的重大事故。
目前基于實驗室檢測的油液分析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中,但其主要存在一些固有的問題:部分檢測儀器價格昂貴,體積龐大,不適合在企業一級推廣使用;運送過程中容易被二次污染;送檢周期太長。一般從取樣到送至最近的專業油液實驗室,到得到分析報告,需要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時間;應用地域有限制。有些交通不便的企業或取樣不便的設備很難開展定期的離線監測。
便攜式設備既具有便攜性(體積小、重量不超過10kg),又具有準確性,能夠方便的把設備拿到現場去檢測,避免上述離線油液檢測實驗室檢測中一些固有的問題。